有多少资讯是真正有用的?FinGraph是中文财经世界唯一一家每日图形化早晚专栏,为专注于全球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简短、准确、全面的每日概览。每天只需几分钟即可领先市场。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长期说明:本篇内容为早报,如需查看晚报、周末特辑及相关研究报告,请至知识星球内阅读。
1.在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正将股息支付提前至第二季度,以缓解人民币的压力。彭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资公司港股二季度计划分红总额达361亿美元,创同期新高,而三季度计划分红总额仅为232亿美元,即使加上86亿美元未确定时点的分红,也远低于往年同期水平。这主要由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资港股分红总额分别达到约170亿和176亿美元的历史高位。银行股是分红主力,例如中国建设银行将约134亿美元的年度分红提前至一、二季度发放。分红模式的改变使得全年换汇需求更为均衡,降低了夏季集中换汇对人民币带来的贬值压力和港元的升值压力。
2.根据高盛的统计,2023年底中国广义政府债务总额达165.5万亿元,相当于GDP的122%。其中,官方政府债务为70.5万亿元(占总额的42.6%),由中央政府29.9万亿元(18.1%)与地方政府40.6万亿元(24.5%)组成。隐性政府债务为95万亿元(57.4%),最重要的包含政策性银行债27.3万亿元(16.5%)、铁道债6.1万亿元(3.7%)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债务61.6万亿元(37.2%)。
3.摩根士丹利表示,尽管越南、泰国和印度三国对美贸易顺差与对华贸易逆差明显,但中国企业通过这三国进行对美转运的证据有限,这一结构更多体现的是对中国投入品的高度依赖。例如,越南对美顺差与对华逆差在光学、摄影等产品上基本同步,但仅35%顺差可归因于贸易绕道。印度同样如此,手机等领域对华逆差远超对美顺差,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企业在当地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及印度自身资本品需求量开始上涨,而非单纯绕道规避关税。
来源:摩根士丹利(《观点:从中国转移——对除中国外的亚洲是不可能的任务》,)
4.美国家庭对中国产品依赖极高。2024年,美国进口的烤面包机、台灯和被子中,来自中国的比例分别高达99.7%、93.5%与92.4%。智能手机(81.1%)、微波炉(87.7%)、自行车(89.0%)、运动鞋(73.6%)等日用品同样依赖中国供应链。
5.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企业正成为政府补贴的主要受益者。2024年,中石化获得最多运营补贴,而比亚迪(BYD)和宁德时代(CATL)分列汽车与电池企业前两位,比亚迪获得补贴104亿元人民币,占其经营现金流约7.8%。
6.高盛指出,受美元主导地位持续下降推动,人民币、韩元和新加坡元有望成为亚洲央行储备多元化的主要受益者。其中,韩国国债有望在明年纳入富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WGBI),将推动外资流入韩元资产;新加坡凭借AAA评级,相关资产已具备吸引央行投资的优势;而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关键地位使人民币成为央行多元化储备的“天然候选”。
7.受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45%关税的影响,美国南加州港口的集装箱船到港量一下子就下降,或将重现疫情期间的冷清景象。长滩港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取消的入境集装箱船航次已达34次,远高于2024年同期的8次。订单取消可能会引起商品短缺,对马上就要来临的返校季和假日季销售构成威胁。同时,港口吞吐量下降将减少美国就业机会,推高物价,并对整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1.美国股市周一收低,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分别下跌0.6%和0.7%,标普500指数结束了连续9个交易日的上涨。此前,特朗普威胁要实施新的关税,包括对外国电影征收100%的税,拖累娱乐类股,奈飞和派拉蒙均下跌超过1.5%。沃伦·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导致该公司股票价格下跌5.1%。安森美半导体下跌8.3%,该公司发布了好坏参半的业绩展望。市场焦点现转向为期两天的美联储政策会议,投资者等待有关利率和经济前景的线索。
2.美国4月供应管理协会(ISM)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意外升至51.6,高于预期的50.6,亦高于3月的50.8,为九个月来最大升幅。新订单(52.3)与库存(53.4)增速加快,商业活动(53.7)保持扩张,就业虽继续收缩但幅度收窄(49)。供应商交付时间略延长(51.3),价格压力升至2023年2月以来最高(65.1)。
3.与ISM的服务业数据不同,标普全球美国4月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终值下修至50.8,低于初值51.4,为17个月来最慢扩张速度。受联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影响,商业活动与新订单增速放缓,企业信心跌至2年半低位。关税推高供应商报价与经营成本,促使企业以1月以来最快速度上调售价。就业增长依然疲弱,外需则创2022年11月以来最大降幅。
4.分析师对标普500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每股盈利(EPS)预期调整幅度加大,4月当月已下调2.4%,下调力度高于历史均值。
5.高盛主经纪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对冲基金正大规模做空美国上市ETF,4月空头头寸流入创2020年疫情暴跌以来新高。与以往不同,机构开始减少使用美股股指期货和期权进行对冲,原因主要在于这两类工具流动性下降且期权成本上升。转而做空流动性更好的ETF已成为新的对冲手段。
6.高盛指出,美元实际贸易加权指数(TWI)被高估约17%,主要受经常账户偏离常态推动。尽管估值失衡不会直接触发汇率调整,美元过去十年也曾长期脱离合理区间,但一旦宏观基本面出现剧烈冲击,汇率往往会迅速回归公允市价甚至会出现超调。
7.五年期美国国债期货未平仓合约数已升至1990年代初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8.4月份,规模达6080亿美元的Vanguard标普500 ETF(VOO)吸引了近210亿美元资金流入,创下该基金15年来最高月度流入量,也是有史以来ETF基金第五高的月度流入量。同期,VOO追踪的标普500指数经历了近期波动最大的月份之一。近期大量资金流入使该ETF资产规模超越了SPDR标普500 ETF Trust(SPY),成为全世界最大的ETF。VOO极低的0.03%管理费使其备受散户青睐。相比之下,SPY的管理费为每年0.095%。尽管4月份SPY也录得2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但今年迄今已累计净流出270亿美元,如果保持这一趋势,这将是SPY自2015年以来最差的年度表现。
9.尽管英伟达获得88%的分析师“买入”评级,但Seaport Global罕见给出“卖出”评级,认为AI红利已被计入股价,且微软、亚马逊等买家已开始暂停部分数据中心项目投资,同时一些主要客户正在自研芯片。Seaport将英伟达的目标价设为100美元,为华尔街最低。
1.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周一上涨0.2%,为连续第十个交易日上涨,创2021年8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并完全收复了4月初以来因美国关税措施造成的跌幅。西班牙IBEX 35指数突破13,500点,创2008年4月以来新高,年内累计上涨约16.5%。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股价大涨,创2022年以来最大涨幅,因其同意以约68亿欧元(77亿美元)收购桑坦德银行波兰子公司49%的股份,此举为近年来欧洲顶级规模的银行业交易之一。然而,受OPEC+增产决定影响,油价下跌拖累能源股表现,使其跑输大盘。
2.MSC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欧洲商业地产交易额环比下降11%,仅为410亿欧元,为2023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值,也是自2012年以来第二低的季度交易额。利率上升导致买卖双方价格预期差距拉大,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波动抑制了投资者信心,导致欧洲商业地产交易复苏势头戛然而止。
3.受欧洲排放法规和美国关税影响,大众汽车同名品牌一季度净利润几乎为零。其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9%暴跌至0.5%,但大众仍维持全年4%的营业利润率目标。由于欧洲和中国市场需求低迷,大众正在削减成本。今年3月,大众已将6.5%的营业利润率目标推迟三年至2029年。
4.教宗方济各倡导的社会价值投资理念为梵蒂冈带来了大量收益。2023年,圣座资产管理局(APSA)投资盈利近4600万欧元(2760万欧元来自非不动产投资),其中3790万欧元用于教会支出。APSA的投资策略排除了堕胎、避孕、色情、武器、死刑和采矿等与天主教价值观相悖的领域,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近似契合。
英国右翼政党改革英国党(Reform UK)在下议院朗科恩及赫尔斯比选区补选中实现大幅突破,成功打破工党在该地的优势并夺取议席。朗科恩及赫尔斯比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去年工党在此赢得35%的优势,但此次选举改革党的选票大幅度的增加17.4%并成功获胜,被视为对现有政治格局的重大冲击。在同期地方选举中,改革党还首次赢得大区市长职位、掌控10个地方议会,并新增677个议席,迅速跻身主流政党行列。与此同时,保守党与工党双双失利,分别失去676席和186席。改革法拉奇(Nigel Farage)表示,改革党将继续扩大影响力,力争在2029年全国大选中挑战两大传统政党。
尽管日元大幅升值,但日本股市依然坚挺,日元汇率与日本股市间传统的负相关关系明显减弱。强劲的企业纯收入与全球投资组合多元化需求成为支撑日本股市的重要因素。
1.4月份,外资减持印度可供完全投资途径(Fully Accessible Route,FAR)债券1110亿卢比(约合13亿美元),创下一年来最大减持规模,也是印度债券6月份纳入摩根大通指数后的最大资金流出。随着印度债券收益率下跌和卢比走强,投资者获利了结,而美国关税担忧引发的全球市场波动也降低了风险偏好。同时,由于印度经济前景较好,贸易受影响比较小,一些外资也正从债市向印度股市转移。
2.智利3月经济活动环比增长0.8%,低于市场预期的1%,但仍为去年7月以来最大环比增幅。智利央行多个方面数据显示,3月采矿业活动环比增长6%,是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要动力;受汽车销售提振,商业活动环比增长0.3%;服务业环比增长0.2%;工业活动环比下降0.8%。
1.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四个月来首次恶化,摩根大通4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8,低于3月的50.3。新订单、就业与采购库存三大分项均显示收缩,出口订单降幅尤为显著,为2023年8月以来最深。印度制造业PMI继续高于别的市场,希腊、菲律宾、爱尔兰、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也录得改善。中国略有上升,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普遍疲软。
2.受关税引发的市场动荡影响,4月全球固定收益共同基金遭遇逾600亿美元资金撤离,创2022年10月以来最大单月流出。相比之下,债券ETF整体保持韧性,尽管流入放缓,仍吸引约100亿美元资金。由于ETF具备流动性高、成本低优势,在波动时期持续受投资者青睐,过去40个月中仅两月录得净流出。
为反映全球市场供应压力上升与需求预期疲软的双重影响,高盛下调了油价预测,预计2025年剩余时间布伦特和WTI原油均价分别为60美元和56美元,较此前预期下调2-3美元。2026年,两者价格将进一步降至56美元和52美元。
说明:本专栏所选取的任何信息均仅反映所列示来源机构或分析师的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和机构的投资建议,不能成为或被视为交易任何证券产品的邀请及承诺。